5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运行情况,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并在河南南阳主持召开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说,南水北调工程是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湖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大坝是南水北调中线龙头工程。历时60多年论证、建成并已见效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一座世纪丰碑。
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伟大构想
1952年秋,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对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同志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1953年2月,毛主席在“长江号”军舰上,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再次讨论了南水北调话题。伟人的视线在地图上移动,最后停留在汉水与丹江交汇处,用铅笔指向了丹江口河段。他认为,从这里向北方引水可能是最有利的。
治国先治水。195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就在丹江口开展规划勘测设计工作。开国领袖的宏伟构想,让丹江口工程新增了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南水北调。
1958年9月1日,开山的炮声震天动地,丹江口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工程实施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负责,省长张体学担任指挥长。湖北、河南、安徽三省10万民工,满怀“向北方供水”的美好憧憬,在荒山秃岭、荆棘丛生之地,开始一场战天斗地的壮举。
1959年12月,丹江口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随后的建设过程中,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紧张,苏联撤走专家并带走图纸,施工出现质量问题。1963年3月,主体工程一度停工。在处理质量问题后,196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丹江口工程复工,但受当时国力所限,决定分期建设,前期工程将大坝修建到162米高程。
1968年10月,丹江口工程首台机组发电。
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建成,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周恩来称赞丹江口工程“五利俱全”
今年4月底,当年建设丹江口工程的“铁姑娘”、75岁的吕先早登上丹江口大坝。举目望去,蓝天白云之下,青山逶迤,碧波万顷,她陷入了深思。
吕先早是仙桃人,那里曾是“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之地。1935年洪灾后,吕先早的祖辈带着一家7口人外出讨饭,最后返回村里时只剩下她爷爷和父亲两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让吕先早家乡所在的江汉平原,变成了闻名的“鱼米之乡”。
丹江口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是防洪。1983年秋季,汉江发生特大洪水,洪峰流量34300立方米/秒,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但经过丹江口水库调蓄,汉江中下游堤防安然无恙。
丹江口装机90万千瓦,为当时全国最大水电站,后扩容到百万千瓦,擎起鄂西北电力供给的大旗。到1996年,该工程累计发电超千亿千瓦时,成为全国第3个“超千亿水电站”。
三峡工程建成之前,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水库。水库蓄水后,彻底结束了“汉江千道弯,湾湾有险滩”的历史,通航能力由150吨级提升到300吨级,船只可直达陕西省白河县。老人们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建设二汽,大型设备都是走水路运抵郧阳起坡,再转运到十堰的。
丹江口水库通过陶岔、清泉沟两处灌溉引水渠首,为河南唐白河地区和湖北老河口、襄州三北地区提供了可靠的水源,灌区面积达200多万亩。
该工程建成后,4000多建设者转战长江葛洲坝工程,后来又建设三峡工程,为我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锻造了一支重要队伍。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基础上,还诞生了湖北第三大能源集团——汉江集团。
1972年,周恩来总理在主持葛洲坝工程会议时,称赞当时的丹江口工程是全国唯一集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于一体的五利俱全的大型水利工程。
形成新的水网格局提上议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北方缺水的矛盾日渐突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迫在眉睫。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出炉,国家分东、中、西三条线路南水北调。其中中线工程全长1432公里,将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由此经陶岔渠首向北方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全程自流供水。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
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建设,目标是将丹江口大坝由162米高程加高到176.6米,设计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提高到290.5亿立方米。
在陈旧的混凝土坝体上加高培厚,世界大型水利工程上没有先例。
“好在一期施工时,在坝体上预留凹凸不平的键槽,预埋钢筋、锚杆加固,经‘强筋壮骨’技术处理,较好实现了新老混凝土的有效黏合。”4月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年逾八十的教授级高工杨小云。当年建坝时她是技术员,大坝加高试验时是项目负责人,二期加坝她又被聘为技术顾问。
2013年8月,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顺利通过蓄水验收。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截至5月11日,南水北调中线累计调水超过379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北京城区70%居民、天津市区千万人喝上甘甜的丹江水,河北500多万人告别长期饮用地下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河南郑州市民再也不饮用浑黄的黄河水。经过生态补水,华北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北京地下水水位自2016年以来累计回升超过3米。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等国家战略稳步推进,华北地区生态修复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有序实施,对中线北调水量提出新的要求。实施引江补汉工程,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连通长江、汉江流域与京津华北地区,形成新的水网格局提上议程。
在此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并对后续工程提出6点要求,即: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遵循规律、坚持节水优先、坚持经济合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可以预期,随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开工建设,丹江口工程在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中将发挥更大的重要作用。
(记者 黄中朝 通讯员 刘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