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故事 > 正文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发布者: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01/16 14:28   浏览次数: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今年9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教授,忆起西迁,依然心潮澎湃。60多年前,上海徐汇车站,青年教师史维祥和几千名师生从这里踏上西行列车,开启了扎根黄土地,发展西部、建设国家的奋斗历程。

1955年,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决定。1956年,几千名交大师生怀揣兴学图强的梦想,放弃上海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满怀热情地奔赴西北,由此谱写了一曲扎根西部大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的恢宏篇章。

时光荏苒,结出累累硕果。经过不懈的努力,这场西迁,不仅彻底改变了西部没有大规模工业类院校的格局,为西部发展奠定了深厚扎实的科研基础,更孕育、发展了“西迁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亲切会见14位西迁老教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他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1.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打起背包就出发。面对国家所需,西迁人毅然放弃相对舒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繁华大都市上海奔赴古城西安,重新安家创业,以实际行动支援大西北建设。

西迁时,已步入天命之年的老校长彭康说:“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考虑我们学校的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部署来考虑。”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庄严承诺,“在西北扎下根来,愿尽毕生之力办好西安交通大学”。1955年调任交大副校长的苏庄,一到校就具体组织开展迁校工作。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名单:交大党委会17位委员中,1人因工作需要留在上海,其余16人全部去了西安。知名教授钟兆琳、陈大燮、张鸿、赵富鑫、黄席椿、严晙、殷大均、沈尚贤、陈季丹、顾崇衔、周惠久、陈学俊、吴有荣、张寰镜、徐桂芳、蒋大宗、王季梅等率先垂范,一大批青年教师、后勤服务人员、工人等积极响应。据统计,西迁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等占比教师总数超70%。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迁校时已是花甲之年,夫人卧病在床。周恩来同志曾提出,钟先生可以留在上海。但钟兆琳婉拒了。他坚决要求“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

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领域奠基者沈尚贤,带头西迁的同时,还动员妹妹一家随交大西迁,到大西北创业。

著名热工专家陈大燮举家西迁。他说,“迁校西安是中央的决定,祖国的号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愉快地响应国家的号召”。

…………

一个个镌刻在交大西迁史上的名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爱国、奉献的生动注脚。他们身上,体现了“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坚定信念,反映着“始终同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执着追求,彰显着“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的优秀品格。

爱党、爱国,激励着交大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共和国勋章”获得者、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院士,是交大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当年他和同事研制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已退役,但自己还在“服役”。几十年来,黄旭华秉持“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情怀,和同事攻克一道道尖端技术难关,在我国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

“在党、国家需要时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一代代西迁人用青春和热血、辛勤和汗水书写辉煌的奋斗史诗。”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邹磊表示,“‘西迁精神’历久弥新,是我们党、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后人心向党,心向祖国,矢志报国。”

2.艰苦创业,矢志奋斗

“初到西安,印象中似乎只有一家面粉厂和一家很小的纺织厂,电力也还没有发展起来”“交大就规划在距西安古城两公里的地方,当时是一片麦地”,西迁亲历者、后来曾担任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的潘季教授,回想起60多年前的情景,模糊而又清晰。

这是属于老一辈西迁人的共同记忆:教学区内及北门、东门外,不少地方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下课到食堂要翻越一条深沟;四面透风的草棚大礼堂就是会议室……迁校时,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工作和生活条件等都极其困难。

然而,面对艰苦生活环境和繁重建校任务,他们没有丝毫退缩,未因迁校迟滞一届招生、晚一天开学。培养学生全力以赴、始终如一,对青年教师的要求不减半分,搞科学技术研究严谨细致、精益求精。

这是一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坚持,这是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从黄浦江畔到渭水之滨,从昔日麦田到今日知名高等学府,这条创业之路可以用“不平凡”形容,一代代交大人谱写的“创业歌”可谓感天动地。

迁校初期,副校长张鸿亲自主讲高等数学,指导青年教师。坚守物理教学一线的殷大钧,独生女在北京因病去世,也没能见到她最后一面,忍着巨大悲痛坚持工作。为搞科研、服务新中国建设,谢友柏“常常几天都没有睡觉,实在困了的话,就把木板铺在实验室地上躺一躺”。朱城,全身心投入新专业工程力学创办发展,在授课之余,争分夺秒地编写急需讲义教材……

在老一辈西迁人努力下,学校机、电、动老专业的传统优势不仅全面发挥,工程力学系、工程物理系、无线电系及应用数学、计算机、半导体等一批新学科新专业也不断兴建,并设立第一批15个研究所,新建实验室面积是迁校前的3倍多。

新时代,在“西迁精神”鼓舞下,西迁人又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历史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已吸引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159所大学加盟;2020年,“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300多个科研平台开放全球合作模式,努力打造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

西迁65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毕业生28万余名,有近一半的人留在西部建功立业,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不仅奠定西部工业发展必需的高等教育基础,还为改变西部地区落后面貌、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并深刻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使命因艰巨而光荣,人生因奋斗而精彩。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不会是一片坦途,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仍需要一代代人勇担使命、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3.无私奉献,服务人民

“如果时光可以重来,我依旧会选择踏上西行的列车,选择这个需要我倾注一生、奉献一生的地方。”西安交大老教授卢英烈,谈及当年无悔的选择,让人心生敬佩。

迁校时仅24岁,一直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阵地,退休后致力于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和教学研究改革、参加学校“西迁精神”宣讲团宣讲,年近90岁的卢英烈,把青春年华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在耄耋之年依然为学校发展贡献余热。

在西安交大,像卢英烈教授一样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还有我国机械制造学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顾崇衔教授,组建中国首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学俊院士,我国管理工程科学的开拓者汪应洛院士……

一批批西迁人、一代代奉献者,远离故土、淡泊名利,执着坚守、无怨无悔,尽管他们有的已辞世,有的已是耄耋之年,有的正是年富力强;有的建功立业,有的默默无闻,但都为西迁这棵大树的扎根生长、枝繁叶茂,贡献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他们的事迹,他们的行动,传递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不计得失、无私奉献。

来自西藏山南市桑日县扎巴村的西安交大学生白玛央金,决心“要像当年交大的老前辈们一样”。自2016年起,她和7名西藏籍同学发起成立“雪域女团”支教团,利用每年假期,回到家乡开展扶贫支教和卫生健康宣传。目前,已有4000多名孩子从中受益。

“做洱海的守护者,我无怨无悔!”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默默扎根生态治理一线,用坚守和奉献践行党员的誓言。十数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云南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

西迁人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精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绚丽绽放。“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黄文秀,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返回工作岗位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虽然年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的精神都令人肃然起敬。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王东仓表示,我们要争做“西迁精神”传承人,立足本职创一流,以赤子之心奉献报国,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4.顶天立地,科技强国

1956年1月,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56年8月的“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上,每位交大师生都持有一张学校特制的“乘车证”,其正面醒目地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向科学进军,赓续光荣传统。西迁人勤奋坚毅,精勤为学,永攀科技高峰,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创造了多个的“第一”:1959年,参与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1964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三相高压真空开关;1978年,发明了我国第一台涡流式测振仪;2000年,国内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扫描制式转换及视频处理芯片在这里诞生……

还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这些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都凝结着交大人的智慧和汗水。

将科研视作“一辈子的追求和热爱”,1958年屈梁生随校迁至西安。作为国内机械检测与故障诊断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屈梁生院士的研究成果学术意义高,且具有极大生产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屈梁生及其团队在石化、电力等行业20多个大型骨干企业中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监测系统,产生的经济效益超亿元。

屈梁生院士曾坦言,最大的幸福不是“获得劳动模范或者先进工作者称号,而是带出多名博士、硕士和其他高级人才,为国家培养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

蒋庄德是深受屈梁生教导的学生,1977年从西安交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受西安交大老教授们影响,蒋庄德在国内率先将微电机系统传感器技术推向工程应用,2013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2020年1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此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捧回了7项大奖。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巧合的获奖数量背后,是在“西迁精神”激励下,科技工作者勇于投身科技强国建设的铿锵足音。

从研发到应用历经30余年,背后凝结着上海交大五代“材料人”心血和努力,在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有一件交大人的代表作——纳米陶瓷铝合金。它“身轻如燕”却“力大无穷”,比强度和比刚度甚至超“太空金属”钛合金。这不仅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增添新成员,还有望带动航空、汽车、高铁领域步入更轻、更节能的新材料时代。

在上海张江,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2021年投入使用。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政道研究所自2016年底成立至今,已汇集了来自六大洲、17个国家的近百名科研人员,近两年每年吸引长短期访问学者近200人,一个全球科学家“近悦远来”的国际知名学术交流平台已具雏形。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勇担使命、融入大我,用奋斗、实干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记者 任鹏 曹继军)

< 上一篇王杰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胸怀祖国 无私奉献——西迁精神述评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