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6/10 22:01 浏览次数:
6月10日,学校在长安校区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邀请我校特聘教授、中国文明史研究院院长孙皓晖教授作辅导报告。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听取了报告。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王亚杰主持。
孙皓晖教授的报告以“中国文明与中国革命”为题,从中华文明中“革命”的原典内涵出发,用大量的史实和鲜活的故事阐释了“文明”与“革命”的关系,揭示了上古革命在中国古典政治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以学理阐释的视角系统揭示了春秋战国革命浪潮中以“商鞅变法”为核心的土地革命的基础意义;同时又发现性地分析阐释了中国古典政治文明发展历史上两大不同阶段的革命形态的不同:中国历史前三千年的革命形态,是以追求普遍正义性为基础的“吊民伐罪”模式的社会革命;秦统一中国文明之后的革命,则是以追求最低生存权为基础的“均贫富”模式的农民暴动革命。孙皓辉教授在之后的讲演中,又揭示了近代史以来近现代革命的历史特质:孙中山为领袖的资本主义革命,突破了西方资本主义革命模式,创造了中国特色的“三民主义”;毛泽东为领袖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则突破了欧洲马克思主义革命的模式,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方式完成了马克思主义革命。两次共和革命的历史实践,都最充分证明了中国革命与中国文明的本质联系——中国古典政治文明所包含的传统革命实践,给近现代中国革命提供了最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历史经验与智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才能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灵魂,而且是引领中国文明重建历史方向的战略法则。
报告通过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史,运用纵横比较、中外比较的方法,得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处在于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孙皓晖教授希望全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会站在历史哲学的高度,对中国问题进行学理性研究,提供学理性说明,而不是简单化的绝对价值观认定;要重读中国,发现世界,为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自觉担当起崇高的历史认知使命。孙皓晖教授的报告旁征博引、史论结合、娓娓道来,体现出丰富的知识学识、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对历史细节的精确洞察,对我们树立大历史观,驾驭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具有启发意义。
王亚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文明熏陶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形成的崇高理想和道德追求,在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武器并赋予其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以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建设铸造的高度纪律和勇于自我牺牲奉献的坚强党性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质,进而不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一核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他强调,一是要在古今对照中坚定道路自信。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从多维视野悟透“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二是要在学科交叉中感受真理力量。要组织动员更多学科专业优秀专家学者把精力投入到党史学习教研中,培育高质量理论成果、实践成果、育人成果,进而推动广大师生从多学科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质。三是要在四史汇通中理解逻辑脉络。要想明白、弄透彻党史与中华文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规律性联系,注重内容上融会贯通,逻辑上环环相扣。四是要在融入结合中感受历史脉搏。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推动弘扬党的传统与传承西大精神相统一,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投入更多精力、激发更大活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深入、持续、高效。(图/马骞 王鹏威)
会场
校党委书记王亚杰主持报告会
孙皓晖教授作报告
会与人员